Visa报告:只有68%的新加坡人接受一天内无现金支付
新兴科技服务常被视为国家进步与否的指标,但互联网普及率高达100%、智能机普及率达98%的新加坡,在数字支付方面却没有想象中“进步”,本地消费者和企业交易仍然较高度依赖现金。
新兴科技服务常被视为国家进步与否的指标,但互联网普及率高达100%、智能机普及率达98%的新加坡,在数字支付方面却没有想象中“进步”,本地消费者和企业交易仍然较高度依赖现金。
根据Visa近期一份报告,尽管在国际上被称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但新加坡的无现金发展进程似乎开始落后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根据相关资料,目前只有68%的新加坡人可以接受一天之内没有现金的生活,而该指数在印尼达到76%,菲律宾69%。
同样根据相关调查,可以接受3天不使用现金的新加坡人仅为42%,其他东南亚地区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新加坡的无现金可用性很高,新加坡人接触到的无现金使用方法非常丰富,但还有不少人认为现金还是必不可少,长期保持无现金是不可行的。
根据Paypal此前的一份统计,高达88%新加坡人使用现金作为支付方式之一;43%新加坡人最常以现金支付,其次是信用卡。
新加坡人对现金的依赖程度依旧很高,但他们对电子支付技术的认知度程度并不低,对各项技术的认知程度都高于亚洲平均:如非接触性卡支付认知度62%,远高于亚洲平均23%;非接触性手机支付也达50%,高于亚洲平均49%;对电子钱包认知度38%,高于亚洲平均23%;对手机内建App支付认知度29%,高于亚洲平均14%,只有对数字货币认知度9%低于亚洲平均的11%。
新加坡现金使用指数这么高主要是因为其电子支付系统多元但兼容性低,使得消费者需要使用多种卡片或装置,商家也需要设立多个机台来应付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方式。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商家成本。与此同时,消费者根深蒂固的使用现金习惯也是主要的原因。
此前VISA的一份报告发现,只有50%的新加坡人知道二维码支付。虽然新加坡人对卡片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但不能否认卡片终端的成本受到抑制。无处不在的电子钱包可能无法阻止新加坡人用卡片进行大额支付,但它可以让小型商家实现无现金支付。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脚步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大智慧化交通的建设,依靠科技创新的手段来解决交通拥堵这一日益突出的城市“痛点”。千方科技作为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智慧交通及安防持续发力,深耕构建创新型城市。
从本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沃尔玛RFID应用项目,到今天国内RFID应用项目的遍地开花,中国RFID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形成过程中,我们见到了残酷的市场竞争,适者生存;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RFID总能吸引那些有理想敢于创新的企业家们前仆后继。我们相信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产业越兴盛源自它需求跟容量,能在业内立足的企业自有其法宝,除了技术和订单还会是什么呢?RFID世界网记者近日采访了深圳市卡立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新先生,让我们听听他的看法。
更多资讯关注中付支付:http://www.qto-pay.cn/
相关阅读: